
《經營者的勝利學》
《經營者的勝利學》是一檔專注於企業經營管理、團隊領導管理、網路行銷、AI應用與危機處理的商業類播客。節目將結合主持人:戰國策集團、戰勝學院、AI.com.tw 執行長有25年以上及3萬家企業客戶的實戰經驗,為聽眾提供實用的商業策略、管理技巧與未來趨勢分析。節目定位為「企業經營者的實戰指南」,目標是幫助中小企業主、創業者、企業傳播及對商業管理有興趣的聽眾,提升企業經營效率與決策能力。
- 「經營者」呼應目標聽眾(企業主、主管、創業者)。
- 「勝利學」宣講核心價值:幫助企業在商業競爭中取得勝利。
目標聽眾 :
- 技巧中小企業主與創業者:需要實務經營策略與管理的企業領導者。
- 企業主管與經理:希望提升團隊管理、業務拓展與危機處理能力的管理者。
- 對商業管理有興趣的職場人才:想學習企業經營知識、網路行銷與AI應用的人才。
- 企業顧問與講師:希望吸收更多實戰案例與工具的專業人士。
【經營者的勝利學】Podcast 節目徵求女性企業家訪談
想讓更多人認識妳的品牌與心路歷程?
誠摯邀請妳成為我們節目的下一位女主角,讓更多人聽見妳的故事!
歡迎填寫以下表單 :
https://mo.com.tw/interview-form/
📍戰國策集團官網:www.nss.com.tw
📍戰勝學院官網:www.mo.com.tw
📍《經營者的勝利學》節目官方網站:www.podcast.com.tw
📍社群媒體入口:https://ceo.ai.com.tw/
📍女性CEO私董會LINE社群 https://ai.com.tw/a/12
📍戰勝學院企業老闆社群 https://ai.com.tw/a/s
📍企業內訓、公開課程、演講合作邀請約:ceo@ai.com.tw,或Line:@119m 7m 參加演講者/企業。
📍歡迎優秀人才加入戰國策執行長儲備接班人計畫https://women.nss.com.tw/successor.html
《經營者的勝利學》
我從人生低谷與白沙屯媽祖六年的進香之路
六年前,當我的人生與事業陷入最低潮,走投無路的我,意外踏上了白沙屯媽祖的進香路。那一年,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不斷往前走、不斷流淚。
有人說:「走下去就會到。」——原來,這不只是一場宗教活動,而是一條「人生的路」。
從第一年靠陌生人遞水撐下去,到第六年帶著感謝再出發,白沙屯媽祖進香成了我每年的心靈歸零儀式,也見證了我從谷底爬升、公司重獲新生的奇蹟。
這一集,我想分享:
✔️ 為什麼一場進香,能成為人生的轉捩點?
✔️ 走過六年的感悟:不是祂幫你解決問題,而是陪你走過那段撐不下去的日子。
✔️ 從一個挫敗的人,到能將溫暖傳遞下去的人。
如果你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妨來聽聽這段故事。
有時候,人生的出口,不在答案裡,而在「願意再走一步」的選擇裡。
👉 本集也會聊聊:為什麼白沙屯媽祖進香成為台灣最有力量的文化現象?品牌行銷人、內容創作者、社群經營者一定要知道的五大啟發!
【經營者的勝利學】Podcast 節目徵求女性企業家訪談
想讓更多人認識妳的品牌與心路歷程?
誠摯邀請妳成為我們節目的下一位女主角,讓更多人聽見妳的故事!
歡迎填寫以下表單 :
https://mo.com.tw/interview-form/
《戰國策戰勝學院》官方網站 : https://www.mo.com.tw
我從人生低谷與白沙屯媽祖六年的進香之路之一
六年前的我,人生跟事業正經歷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
由於諸多的決策錯誤,造成公司面臨很大的營運問題,公司人員也出大規模離職。
那段期間,每天醒來都是一場硬仗。我一直都是那種遇到問題就找方法的人,可是那段時間,方法用了,力氣也花了,卻還是走不出那個深深的疲憊感。
就在那個人生很混亂的時候,一個朋友對我說:「你要不要去走媽祖進香?」
說真的,我當下其實沒有什麼感覺。那時候的我一心只想找出口、找翻身的方法,根本不覺得走白沙屯媽祖進香路會解決什麼。
最後我真的去了。沒有計畫、也沒有太多行李,就只是跟著隊伍出發。
第一年,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走、流汗、沉默,然後在某些瞬間默默掉淚。
其中有一次我快撐不下去,腳起水泡痛得要命、全身疲憊,一個不認識的阿伯突然遞給我一瓶水,笑一笑說:「加油,走下去就會到。」
那一刻我才真正懂了,這不是一場「宗教活動」,這是一條「每個人都在努力活著」的路。
第一年結束之後,我決定再走一次。
第二年,我自己準備得更充足,懂得照顧自己,也更能感受到媽祖隊伍的能量。
第五年,我已經懂得如何在途中默禱、放下,讓這趟旅程變成年度的「心靈歸零儀式」。
而到了今年第六年,我走在熟悉又神聖的進香路上,回想當年的自己,只覺得滿滿的感謝。
這六年期間,我的公司從最低谷爬升至穩定成長,客戶越來越信任我們,知名企業及上市公司客戶開始主動找上門。很多人不知道我是如何走過低谷的,但我知道,我不是走過,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有些人會問我:「你走了六年,有什麼改變嗎?」我想說的改變,不只是事業上更好,而是我變得更相信自己,更穩定,也更謙卑。
白沙屯媽祖進香給我的,不是立即的改變,而是一種「你不孤單」的支持感。祂沒有幫你解決問題,但祂會陪你走完那段你以為自己撐不下去的日子。
感謝白沙屯媽祖,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給了我心靈上的支持與力量。不是神蹟式的改變,而是那種安靜卻深遠的力量,讓我繼續往前走。因為祂提醒我:我能撐住走出低谷。
如果你現在也在經歷人生的一段混亂或低潮,我想說:有時候,不是解決了問題才會變好,而是當你踏出一小步,就已經開始在往「好起來」的方向前!
如果你現在也在人生的低谷,我想跟你說,不用急著解決所有問題,有時候,只要願意往前走,就會遇見新的出口。
而我人生的那個轉捩點,就是從第一次跟著白沙屯媽祖進香走路開始的。
我走白沙屯媽祖進香六年的故事之二
轉眼走白沙屯媽祖進香已經第六年了。還記得第一年走的時候,對我來說,那是一段完全未知又神聖的旅程。我沒有預期,卻一路被各種溫暖台灣人的人情味感動得一塌糊塗。當時常常會遇到陌生人送水、送食物,甚至直接邀請你休息、搭便車,而他們總是笑著說:「這是媽祖請你的。」
那句話,我從第一年一路聽到現在。每次聽見,都像是媽祖透過這些人對我說:「辛苦了,你不是一個人在走。」
今年是第六年,我叫計程車和一群師姐們從嘉義高鐵站準備搭計程車前往北港朝天宮。同行的師姐問我說:「這車資大概多少錢啊?」我回她們說:「這是媽祖要請妳們坐的車。」當下她們露出又驚又暖的表情,我突然發現,這句話我從別人那裡聽了好幾年,今天我也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了。
白沙屯媽祖的進香,不只是腳程的旅途,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每一年,每一段路,都是一次「相信」與「感恩」的累積。這份來自台灣土地的愛、台灣人不求回報的善意,每每讓我覺得,媽祖真的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用各種形式陪我們走下去!
我走白沙屯媽祖進香故事之三:
凌晨出發,走了幾十公里、腳底已經磨出水泡,終於在中午時分抵達短暫的休息點。全身早已疲憊不堪,這時志工遞上了一個熱騰騰的便當和一瓶飲料,我一坐下來打開便當盒,那一刻,眼淚真的差點掉下來。
這份看似簡單的便當,裡頭有滷排骨、酸菜、香腸、和一些蔬菜,對我來說,就像是人間最美味的食物。不是因為它多麼豪華,而是因為我知道,在這份便當背後,是無數媽祖的志工犧牲自己睡眠和體力,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開始準備。
志工們要為幾萬名香燈腳準備三餐,從煮菜、裝盒、運送、發放,每一個流程都需要人力與耐心,這些志工犧牲睡眠時間、也沒有酬勞,只是因為心裡有對媽祖的敬愛。
我邊吃邊想:「這是媽祖請的便當。」那句話一直在腦海中回盪。那不只是一頓午餐,那是一份志工們的愛心,讓我感受到,這一路上,有媽祖在,有無數的溫暖在。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便當,不只是因為美味,而是因為它裝著台灣最純粹的人情味。
信仰、故事與流量的奇蹟交會:白沙屯媽祖進香,行銷人必懂的台灣最大的宗教活動
今天坐高鐵到嘉義走白沙屯進香活動,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年「白沙屯媽祖進香」真的紅到不行?今年報名參加的人數已經超過33萬人,不只是年輕人越來越多,連很多平常不太接觸宗教的人,也會主動轉發影片、參加行程,甚至還會買週邊文創商品、做紀錄片。連我自己都已經是第六年參加進香團,真的覺得這不只是信仰,而是一場大型宗教能量流動儀式+社群行銷神操作的完美示範。 白沙屯媽祖進香能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有幾個我觀察到的關鍵點,我來分享我的感覺及觀察給大家:
- 「夠真」的信仰行動,激發真實共鳴 首先,它「夠真」。 這不是那種安排好、走流程的儀式,而是完全由「白沙屯媽祖指引」的隨機性來決定走哪條路。也因為這樣,每一年的路線都不同,讓人有一種「活在當下、每一步都值得紀錄」的真實感。這種不可預測性,反而讓人更投入,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
- 「參與感」就是最大的魔法 再來是「參與感」爆表。 你以為進香只是走路?錯!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深層的連結。你會看到阿公阿嬤凌晨三點起來準備茶水要供奉信徒;有人走到腳破皮還咬牙繼續走,只因為「我答應媽祖要走完」;還有那種默默遞上一瓶水的人,什麼話都不說,就是幫你加油。 這種看似微小的互動,其實才是讓這場活動變得無比動人的主因。它不是你一個人在修行,而是成千上萬的人,在彼此支撐中完成一場身心靈的挑戰。 有些品牌花幾十萬請網紅代言、辦活動都難以達成這種「人與人共感」的力量,但媽祖進香做到了,還年年持續升溫。
- 「內容本身」就超級有張力,天然流量池 再來我覺得超級重要的一點是:媽祖進香的每一個瞬間,都超級好拍! 對創作者來說,這根本是天堂。煙火、香爐、長途跋涉的腳步、擦肩而過的信徒、接駕時熱淚盈眶的表情……你完全不用設計場景,它就是一個真實又充滿情緒的現場。 每一年都有超多短影片在抖音、IG、小紅書爆紅,那些影片不用特效、不用剪輯花招,只靠一段祈禱、一個擁抱、甚至是一張流汗的背影,就能讓人鼻酸流淚。這種內容的感染力,根本是現代內容行銷的天花板。人們在這些影像中看到「信念的力量」、看到「善良的連結」,自然就會想轉發、分享、參與,然後就這樣滾出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 「不只是宗教」,更像是一種集體療癒 你知道嗎?很多人參加進香,並不是真的平常有在拜拜或走廟宇。他們來的原因,其實是想「尋找一種希望」。 有人是剛失業、有人家裡生病、有人被背叛、有人走到人生低谷——而媽祖進香,給了他們一個可以重新出發的理由。走路、流汗、祈禱,這些看似樸實的動作,其實背後藏著很多人在對自己說:「我還想努力看看。」 而當這麼多人的情緒一起累積、一起釋放,就會形成一種超強的集體能量。這種集體療癒,在任何品牌或活動中都很難複製。 也難怪很多人說:「我走完一次,就回不去了。」
- 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媽祖故事」 這是我覺得最打動人的地方。 白沙屯媽祖進香不是一種「非得怎樣才可以參加」的活動,它沒有年齡限制、也不要求你要多虔誠、要走多遠。你可以從台中上車,也可以只在沿途接駕,甚至只是在家裡為隊伍祈福——都可以是你和媽祖之間的連結。 這樣的開放性,讓它變成了一種「人人都能參與」的文化。而每個人,無論是信徒、記者、網紅、攝影師、創作者,甚至只是路過的阿伯,都能說出自己跟媽祖的故事。 這些故事,才是讓媽祖進香不斷被提起、不斷被記錄的根本。
- 從行銷的角度來看,白沙屯媽祖進香這件事,其實就是最完美的「自帶流量、強大共鳴、可被記錄、多元參與」的品牌典範。 而從我的角度看,它更像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一種「信念出口」—在資訊爆炸、焦慮蔓延的年代裡,大家都在找一個可以相信的東西。而媽祖,剛好就是那個讓我們可以短暫放下雜音、專心走路、真誠祈願的力量來源。 她不講道理,但她陪著你走。 她不承諾結果,但她讓你不孤單。 這樣的存在,怎麼會不紅?
如果你也是做品牌行銷的、做自媒體的、做內容創作的,不妨好好研究一下白沙屯媽祖進香這件事。不是叫你去拜拜(雖然也很不錯),而是去看這股文化背後的「人性洞察」、「內容結構」、「情緒流動」,真的會給你很多啟發。